跳到主要內容

使用臉書時的怪怪13種心態

整理一下, 我或我經驗過, 在用FB時的怪怪心態:
可以戰勝怪怪心態的話, FB真的是好用又好玩.
但目前, 我選擇暫時離開FB, 回鍋 Blog.

怪心態1.  想刪朋友:
前一陣子, 有個想法, 想再重整 friend list, 很想再 Un-Friend一些私下不熟, FB上也沒互動的朋友.但是, 因為曾經是同事或同窗, 又是被動被加入的, 這麼做又好像怪怪的. 人家不過是確認我為朋友, 為什麼要刪掉?

怪心態2. 自以為是的友誼:
自以為, 以前的點頭之交主動加我成朋友是想藉現在的FB 進一步認識我. 但 我想太多了. 人家不過就是認識我, 聊過幾句, 當我是朋友才加入FB朋友圈, 這不是FB '加入好友' 按鍵的功能嗎? 很正常不是嗎? 更何況, 被加成朋友,即是確認友誼,  應該要感到開心及榮幸吧.

怪心態3. 誰按讚:
偶而會期待別人的按讚, 即使是那些跟我不熟且似乎不曾在我的動態中有表現的人. 為什麼要期待別人按讚啊?

怪心態4. 激發八卦本能:
使用FB的確是分享生活的方法. 只是, 我對那些不太熟友人的生活動態真的很有興趣嗎? 我們連平常都沒有私下聊生活了. 不過, 人好像就是有種八卦的本能, 不熟的朋友成為FB朋友,  我真的會好奇他們的動態! 但如果真的不那麼熟, 久了我也不想一直追蹤, 畢竟, 又不是在追星, 更何況我本身就不怎麼是一個追星的人.(在某些人眼中, 我可能算是一個蠻無聊的人  v_v 哈哈)

怪心態5. 把不熟的朋友加入FB朋友:
因為接受了不熟朋友為FB朋友, 會將一些朋友放在'不追蹤'的單子上. 我後來想了想, 想避免這樣的囧境, 在確認朋友之前, 就該先想到和這些朋友的關係還有自己在FB上想分享給朋友的界點. 從來不是密友, 過去10年內完全沒聯絡過的人, 憑什麼我會以為他們現在想要了解我的生活呢? 說來說去, 該是自己也有一點想知道他們現在在做什麼, 才會按下'確認朋友'吧.

怪心態6. 禮尚往來嗎?
有少少幾位主動加我的人, 一開始會對我的動態, 不論發表什麼, 都按讚, 基於禮貎, 我也會注意對方的動態給予讚. 所謂禮尚往來吧. 不然, 好像不好意思 --奇怪的心理--更奇怪的是, 我竟無聊到點開看看有誰對我的發言按了讚. 在我好像快變成他們忠實的讚迷時(快養成習慣按讚了), 這類朋友對我動態的熱情似乎因為我們畢竟私交不深也愈來愈少逛到我的FB 或是有看到但沒表現. 當然, 我也不需要別人一直來按讚才發言, 畢竟, 是我自己的FB, 我想發言、發照片,理應出自於分享給我熟的朋友, 無關半生不熟的人知道不知道. 也許在發現"被冷落"時, 有一點失落, 而冷靜地想一想, 也放寬心了, 那我也不用為了禮貎而需要給對方讚. 做自己就好, 真心讚同對方的話或分享的資訊而按讚, 不然, 也不必一直放送讚 ...還是,有我不知道的秘密, FB 會因集滿百讚而給予什麼優惠嗎? XD.

有交情的朋友, 不會因為他們少按讚或留言而覺得失落. 比起讚, 有互動的留言比較實在. 其實, 很多朋友都很忙, 白天上班, 下班帶孩子, 或加班加到天昏地暗, 哪有那麼多時間看一堆朋友的動態, 我想很難吧. 有PO動態的人, 有時間PO動態, 但不見得有時間看其他人或看完所有朋友的動態, 我也有這樣的時侯. 更何況, 朋友中也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以PO在FB為樂或習慣看FB.

怪心態7. 不按讚怕對方不知道我看過:
為了讓朋友知道我有在關心動態, 不論朋友發表什麼都會按下讚...漸漸發現自己按讚氾濫, 都快搞不清楚是自己贊賞發言內容還是只是開心朋友有發動態. 有些人把按讚當'看過', 幾乎看過什麼就讚什麼- 我發現, 特別是家人會這樣, :P , 這種現象可能可以解釋為把讚當做鼓勵吧, 藉由按讚, 希望對方能多多發佈近況 ...終於, 對自己定義下讚的時機點:

美食照? 謝謝大家, 我參考參考, 如果真的有什麼非常特別的地方,會放心上. 當然囉, 這很主觀, 會分享的人當然覺得很好而急於分享, 也有的是想透露我又來了或我情人又帶我來花大錢了的概念, 也有的真是美食搜尋家. 就看特殊節日的慶祝、交情和內容回應吧. 現在比較少看到大家每去一家餐廳打一次卡的現象. 記得FB出來沒多久時, 幾乎用FB的人都要打卡餐廳和PO食物. 看太多食物照, 僅配上簡單的'好吃'幾個字, 少了文字描述是怎麼樣的好吃法, 看久了, 好像是看到大家每天照 3餐吃一樣的頻繁, 無法刺激我的興趣去吃他們吃過的餐廳, 但控制不住我的羨慕啊.

旅遊照? 我真的很認真, 通常會點進去相薄看照片並就有趣的照片給個讚或留言.

個人照/ 小孩照/ 團體朋友親人照/其他? 視交情和內容給予讚和留言.

生活事件? 視內容給予讚和留言.

想法/感受? 視內容給予讚和留言. 有些人習慣分享單純的感覺, 但不會帶出整個故事, 例如: "真的氣炸了!" "超級難過...". 沒帶出故事的, 有的是本來就不想向所有的 FB 朋友說出前因後果的人, 可能只是想抒發一時的情緒. 如果, 是我比較熟的朋友, 我會私訊表達關心, 看看朋友願不願意分享. 不是很熟的朋友, 除非有人追問或朋友補充故事, 不然, 我不會按讚或留言. 為"氣炸"和 "難過"按讚, 好像是叫好這些情緒上的表達, 但我什麼內容都不知道, 該讚什麼呢? 因為什麼都不知道, 也很難留言. 除非我私下也了解事件原委, 那我的留言(鼓勵和安慰)才有意義, 否則, 顯得有點突兀.

朋友生日呢? 我會依照交情給予多於4個字的祝福, 希望看到留言的朋友真的開心. 因為 FB貼心的生日提醒功能, 常看到留言'生日快樂!' 雖然, 總是祝福也是一份心意, 久了卻對這樣簡單的'生日快樂'無感, 好像是機器自動丟出的祝賀. 也常見 Happy B-Day, 'Birthday'一字不拼了(這我也做過). 曾經還在朋友的頁面上看到'生快'....這是什麼? 也太快了吧, 是在趕時間嗎? 可能是我比較老派, 我覺得既然要給予祝賀,也不要太隨便吧.

上天堂時? 我一直覺得, 不要常用縮寫字 ' R.I.P' , 明明可以打字的空間很長, 可以拼出全字或用文字致意, 為什麼要用縮寫呢? 我想, 'R.I.P' 最適合用的時機是在墓石上, 因為受限可寫的空間. 可能有人會說我老派吧...我應該是老派, 沒錯! 其實, 倒也不完全反對使用, 我也是有用. 只是, 希望如果真要用R.I.P, 可以再表示更多關心吧...FB 已是提供快速溝通的管道, 我們為什麼不在需要給予關懷的時候放慢腳步, 表示關心呢? 這種時刻不適合趕流行似地過境或不假思索地給讚.

怪心態8. 24小時都在看FB?
我通常是起床後一小時或上床前的時間一邊整理自己一邊看FB. 沒有人會 24小時都在看別人的動態, 我也不會, 所以那一小時之外的時間可能會錯過一些朋友的動態. 曾有朋友無心地抱怨 '你都沒在看我FB哦! ' 這讓我忽然有所警愓, 提醒我自己不要期望別人會看到我的每一篇動態. 提醒自己, 千萬不要因此而抱怨誰誰誰不關心我, 也不要下次和朋友聊天時口直心快地說 '你都沒按我讚哦?' '我不是在FB上說了嗎?' '誰叫你沒看我FB!' . 解套: 不要僅仰賴FB 的動態互動來維繫友情, 直接發私人訊息聊聊近事, 直接打個電話, 或用免費的LINE 或 Skype 視訊聊天, 當然, 最好的就是直接約朋友出來見面吃飯出去遊走.

怪心態9. FB上沒回應我的, 不算我的好朋友?
如果, 一定要去讀朋友的FB才能維持友誼, 我想,我會放下這個朋友了. 藉由FB分享美好事物是正常的心態, 但是大多數的人並不習慣在FB上說出內心裡的話或比較隱私的事, 如果不能聊內心話, 最多也是普通朋友, 或者只是點頭之交而已. 與其去回覆很多普通朋友的留言, 年紀漸大的我, 現在比較傾向鞏固和自己價值觀相近的朋友的友誼, 不會是聊一兩句就因為彼此不在同一點上而沒得聊或不想再聊. 

怪心態10. 文章只看發言時的前幾句:
感覺上, 大家似乎偏愛簡短的故事, 即使寫了一大串, 看留言時常常發現只有讀到前面幾個字的人, 也就是, 只有那幾行顯出在動態頁面的文字被讀到, 完整內文沒被點進去或未讀完全文. 或者, 這可能是平日貼太多精簡感想而養成了朋友讀短信的習慣? 後來我偏向寫FB的 notes, 因為心裡話多的時候, notes 是一個比較好的記錄地方, 比起貼在動態中, 以後較為方便尋找和讀取. 但相對地, notes型式的發言比較容易被朋友忽略. 現在, 我漸漸戒了FB, 轉回Blog.

怪心態11. 培養paparazzi氣氛?
FB 上分享的資訊太多, 雖然也有很多好文, 太泛爛. 自FB改版後, 朋友讚我不認識的人的動態及被讚的文章/照片也會出現; 留言給朋友後, 如果不認識的人也在同一則動態中留言, 沒tag我, 我也會被FB通知去讀,  好像我不得不知道朋友在FB上對任何人做的每一個動作, 不時有種被強迫的感覺. 如果FB有很多朋友的人, 會不會有按都按不完的通知, 回都回不完的留言? 想單純只看朋友自己發出的動態, 但版面變得很不單純. 反過來想, 別人也可以看到我在誰版上留和他們不相關的留言或讚, 這到底是什麼設計? 是訓練把人都變得很八卦和狗仔嗎. 如果, 為了這點小事兒那麼心煩, 就關掉通知選項囉~

怪心態12. 被動式的學習?
曾想過, 會不會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在讀別人讀過的文章、新聞、故事等等, 而不是自己主動地去發掘想看的文章. 很多人轉PO 各類新聞, 是提醒, 是好意, 是分享. 偶而, 不禁想著, 還好我不是慢到要看到FB朋友的轉PO才知道發生什麼事, 我至少保有習慣自己讀新聞, 不然,我也太仰賴FB. 我想減少看FB,  增加自發性讀有興趣的文章. 奇怪的是, 有些新聞媒體常被批評內容不營養, 例如某水果日報, 但這個媒體在FB上被轉載或按讚的機率不低耶.

怪現象13. 孩子的生活佔滿版面...
不少朋友在有小孩之前幾乎沒有使用FB的習慣, 或者極少有動態. 一旦發佈了生小孩的消息之後, 從沒小孩時好幾個月一篇動態變成一週好幾篇動態, 或者天天有動態, 全是關於寶寶、小孩的. 彷彿有小孩之前的人生是沒什麼值得討論或分享的, 有了小孩後生活非常多樂趣, 而且受不了只有自己笑笑, 一定要分享. 臉書上全是自己孩子的生活照片. ...這哪裡有問題嗎? ....當然沒問題, 寶寶和小孩子的天真笑容和言行舉止, 一向能傳遞並傳染讓人放鬆笑開懷的氣氛. 新手媽媽也許有不少疑問, 也可藉FB動態和其他媽媽朋友們互相做訊息交流. 父母及親朋好友也非常愛看寶寶們的成長....
以上不算是怪心態, 只是分享一種觀察到的現象. 一種沒小孩就沒有動力上臉書, 有了小孩就拼命用臉書. 

----  ---- ---- ---- ---- ---- ----
之前有些影片瘋傳, 內容是有人用FB用到太入迷, 連和一群朋友用餐相聚, 每個人也各自用FB而無交談, 然後儘挑會讓人羨慕的情景上傳. 影片的確點出有些人可能在寂寞心驅使下用在FB上頻繁更新動態來熱鬧枯燥的生活. 但是, 我覺得我認識的朋友們沒有人那麼極端. 有很多朋友在真實生活中真的就是有很好的人緣, 個性落落大方, 也許我偶而會覺得他們PO得太刺激了:太令我羨慕了 ;)  , 但回應他們的讚和留言絶對貨真價實, 他們也不可能像影片所述刻意捏造事實, 他們可都是真真實實的幸福人生!

由我的FB 的朋友數目就知道, 我不算是海派廣結善緣的人.通常,被我主動加入好友的人是我熟的朋友 (也有一些情況例外).一般說來, 我比較少主動加入私下沒有一起吃過飯的朋友. 如果別人主動加我, 基於同事情誼或曾經的同窗友誼, 也會就為FB上的朋友.如果, 我對該名字沒印象(更何況沒用真名或用我根本無法聯想到他本人的小名), 對方又未使用個人照的朋友請求, 我會直接忽略.如果, 我想加入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 除了送出朋友請求, 我會加上私訊打聲招呼. 我覺得這是一種禮貌, 也是讓對方回想並確認我們的友情.

FB那麼受歡迎總是有原因的, FB的確方便朋友了解對方近況,不論好壞.  不過, FB實在太普及了, 用到媽媽也要求成為好友, 新戚也加,,,不得不說, 這樣在PO文時, 還真有點點小小不自在. 難怪,  愈來愈少看到年紀小的親戚發文了,哈哈. 不過, 因為我人不在台灣, 我就用LINE和家人聯絡. 移除手機中的FB app, 漸漸戒FB後, 用LINE 分享我的近況, 讓關心我的親友知道我還好好活著~

真正決定少用FB是第二次流產時. 在經過一點時間沉澱後, 沒有像第一次流產後發文讓大家知道, 也許, 一方面是人在美國住, 和一些FB朋友因生活話題愈來愈少有交集而有疏遠的感覺. 一方面, 第一次流產雖然收到很多朋友的打氣留言,第二次流產有點缺少勇氣看大家的反應, 第一次大家給予滿滿的祝福, 現在, 覺得再多的文字安慰也沒有比自己振作起來重要, 況且, 大家能再說什麼呢, 我認命, 就是緣份未到. 但看到很多朋友分享可愛寶寶的狀態, 短時間內還是有點感傷. 現在, FB 沒關, 有時還是會應親友上去看看照片, 但已未常態發文.

總結, 不是FB的問題, 比較像是我自己心態上不平衡的狀況下而容易產生嫉妒感.  既然知道自己現在的心情會因此而受影響, 短期間內還是避免FB, 讓自己的心態休息一下, 慢慢回復到健康的情況下再看要不要回去.

雖然前面好像說了很多FB的壞話, 可是, 如果善用FB, 絕對可以拓寬朋友圈的, 也可能加強喜歡你的人更喜歡你,  讓不了解你的人更了解你. 至於某些不再有交集或顯少關注你FB的人, 就不需去在意了, 畢竟, 就算最有人緣的人也很難是每個人的好朋友, 只要知道自己在需要時, 有可以傾訴內心話的朋友就很棒了.

Blog 有點像日記, 想什麼寫什麼, 愛寫多長就寫多長. 想推動某篇文章的時候, 也可以主動積極地分享給任何人. 會來看這裡文章的, 應該是剛好覺得有想查的資訊, 用搜尋找到而點進, 或真的對某話題有同感, 每個人經歷的某些事多少對世界上幾億人口中的一兩人有幫助吧. 我想, 使用FB會不經意地帶出自己流產後心態不平衡的感覺, 等心情調適好再回FB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2次, 第3次人工受孕的時機點( IUI #2, #3)

第一期IUI未成功後, 排定了2/11 照超音波和抽血, 邁向第二次IUI。雖然第一次不成功, 但心情沒有特別低落, 因為了解自己的身體, 當時有感覺沒有懷孕成功. 另一種想法是, 我情願耐心地等候適合的寶寶的到來, 也不希望再次經歷心碎的流產, 於是聽到IUI沒成功時, 心情上並沒有太煩燥。 一切是機緣 雖然我對第一次的IUI時間點有點疑問, 但失敗了, 我也不怪醫師, 因為,對我而言, 她真的是難得一見的好醫師. 再來, 本來成功就是一個機率問題, 更何況我是高齡婦女. 第一期IUI做完後, 除了兩次血檢報告顯示沒有懷孕, 自己其實在家已也驗過兩次, 都是乾乾淨淨的一條線. 經期第二天, 在護士電話通知前, 自己已迫不急待主動服用Letrozole. 個人覺得我對Letrozole反應不錯. 以前曾服用Clomid, 但完全沒有受孕, 而且我還懷疑 clomid 讓我的子宮內膜變薄. 進入第二期IUI: 2/11 CD7 超音波看起來有一顆主要濾泡, 還有幾顆小一點的濾泡 2/15 CD11 抽血 2/16 CD12 護士通知血檢結果還未顯示LH surge(黃體激素出現高峰期), 排了明天再驗血 2/17 CD13, LH surge@5 p.m. (尿驗排卵棒淡色) 抽血. 上午8點半出門前用排卵測棒未顯示笑臉. 抽血後到商場逛逛採購, 到家約下午5點, 再測, 出現笑臉! 不過比照控制線, 我的線條顏色偏淡. 逛街時, 護士也電話通知明天可以準備做IUI了! 覺得這次做IUI的時間和自己測排卵的結果有相符, 心情特別好! 2/18 CD14, 排卵日 ,  LH surge @9:30 a.m. (尿驗排卵棒深色) 第二期人工受孕的第一天. 雖然昨天排卵測出笑臉, 但好奇心趨使, 上午約9點半再測一次, 結果還在笑臉, 而且線條比昨天深很多, 幾乎和控制線的顏色一致. 猜想, LH正在高點, 應該很快要排卵了吧. 有別 第一次IUI的準備不足 , 這次很順利地在預定時間12:30 送出老公的精子, 在精子預洗及等待Dr. Dominguez到來前, 我很規律地喝水, 時間上抓得還不錯, 等到要做IUI時, 真的是膀胱水噹噹(充滿水的膀胱有利於醫師看超音波影像中的位置而注射精子). 第一次因...

游泳完就鼻塞. swimmer's nose

想學會游泳一直是我每年的目標. 小學時有上過一期游泳教學, 但那一次學習中, 和同伴練習的過程中差點溺水, 嚇得我又退步了. 之後, 偶而去泳池, 有朋友好心要教, 我卻老是不得要領, 或者說, 我還是一直怕水, 又或者, 會游的人不見得會教游泳. 2011, 2012年在台灣時, 為了把自由式游泳學會,前後共花了2次一對一的課程。 第2次的學習透過朋友的介紹, 教練非常好(我都是選女教練), 採用不同的方式教我, 不是傳統自由式, 是 魚式游法-total immersion ,可google 'total immersion'或'魚式游泳'. 附一個我最推崇的影片:  最悠美輕鬆的自由式游法: Total Immersion ~夢想某天我也能游得像他一樣, 哈哈哈!  不像第一位女教練大嗓門(好像是廣播我的缺點給全游泳池的人), 第二次的老師是輕柔客氣地鼓勵我,隨時增加我的信心. 所以,第2次最後一堂課,我總算有點成績, 水性大增, 可以有點換氣的'樣子'了.  本來想再追加課程, 教練居然很有信心地告訴我, 說其實我自己私下多練幾次應該就可以了, 不用花錢再上課. WOW! 教練真是很會鼓勵我啊.  不過, 後來想頻繁練習時是暑假. 我幾乎沒在暑假游過, 以往都是選擇秋,冬天去學游泳的(不想碰到一堆小朋友). 暑假練習時期,鼻子常鼻塞, 還嚴重到黃痰, 上呼吸道感染....去看醫生, 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晚上都鼻塞無法入睡, 隔天還要上班時尤其痛苦. 整個人累又昏, 而且通常持續至少3-4天,很慘. 就算看醫生, 吃了藥也要2天才不會有鼻音. 自己後來才發現,  鼻塞頭痛幾乎是在每次游泳完發生.  問醫生這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是第一次去游泳), 醫生說可能是對氯過敏, 因為夏天小朋友多, 游泳'玩水'的人多, 游泳池可能因此加多點氯. 也真的, 我只要沒去游泳池就沒事, 去完就鼻塞無法入睡,累昏到天亮. GOOGLE後,台灣並未太多文章或分享的經驗, 國外就有很多提及Swiimer's nose, 有很多人甚至是半專業級的泳者分享他們多年游泳後產生swimmer's nose. 原因也不是很明白, 但會分享如何快樂繼續游泳,例如: 買鼻夾(no...

溼疹治療: Eczema Lotion 搭配 椰子油

2017/7/27 更新: 大概持續了一年, 現在我每天晚上洗完臉後都會用 Gold Bond Eczema Relief 抹臉部 (洗完澡擦乾身體前先在臉及全身抹一層薄薄的椰子油, 刷牙和吹頭髮後, 臉部用colloidal oatmeal乳霜- Eczema lotion) . 陸續用過幾款 colloidal oatmeal乳霜- Eczema lotion後, 定情於 Gold Bond Eczema Relief. 今年目前為止, 臉上沒有搔癢過~ 耶! 希望今年、明年、每年不再受此苦~ 2016/5/18 更新: 有關臉部: 不過, 一旦來到過敏的季節交替點, 臉上有部份皮膚又會開始乾燥搔癢, 會忍不住抓一下, 這樣子, 讓已照顧好的皮膚又漸漸有色素沉積. 一旦臉的皮膚開始有點'浮腫'的搔癢紅斑感,  還是得用hydrocortisone valerate來消減'浮腫', 單單使用Aeeno 的話可以減輕想去抓的衝動, 但還是需要含有一點類固醇的藥膏. 總之, 類固醇在必要的時候還是要用一下, 可以降低過敏的反應, 但是, 仍然繼續使用Aveeno和椰子油. 這樣子也許無法完全杜絕eczema, 但能減少我想去抓臉的次數. 愈常抓癢, 愈容易留下疤痕. 既然是對天氣過敏, 我又無法控制氣候, 試著減少我想抓的衝動就是一種保護動作吧. 不知道為什麼, 或是年紀大了?! 去年開始, 先是手臂會起搔癢的小疹子, 突出的小疹子像雞皮疙瘩的樣子, 常變成會癢的疹子, 忍不住去抓. 接著, 臉上也一塊一塊地有搔癢感, 先是額頭接近髮際之處一小塊, 然後, 臉頰接近髪際處, 再來, 右臉頰, 一小處接著一小處, 有時一起癢, 有時候只有一個地方特別癢, 去看皮膚科後, 告知為 eczema, 即濕疹或稱異位性皮膚炎. 本來有鼻子過敏的人可能更容易發生異位性皮膚炎, 我就是常年有鼻過敏, 在台灣時發作比較頻繁, 自覺和氣候變化有關, 總是在下雨前開始有症狀, 發作時是一直流鼻水, 像是壞掉的水龍頭. 來到夏威夷後, 可能和穩定的乾燥氣候有關, 鼻過敏一年大概發作5次以內. 但是, 變成皮膚會發癢, 仔細回想發作時間, 似乎是在季節交替時令. 雖然夏威夷季節變化不大, 但皮膚就是那麼敏感~~~~ 為了減輕 ecz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