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health」標籤的文章

溼疹治療: Eczema Lotion 搭配 椰子油

2017/7/27 更新: 大概持續了一年, 現在我每天晚上洗完臉後都會用 Gold Bond Eczema Relief 抹臉部 (洗完澡擦乾身體前先在臉及全身抹一層薄薄的椰子油, 刷牙和吹頭髮後, 臉部用colloidal oatmeal乳霜- Eczema lotion) . 陸續用過幾款 colloidal oatmeal乳霜- Eczema lotion後, 定情於 Gold Bond Eczema Relief. 今年目前為止, 臉上沒有搔癢過~ 耶! 希望今年、明年、每年不再受此苦~ 2016/5/18 更新: 有關臉部: 不過, 一旦來到過敏的季節交替點, 臉上有部份皮膚又會開始乾燥搔癢, 會忍不住抓一下, 這樣子, 讓已照顧好的皮膚又漸漸有色素沉積. 一旦臉的皮膚開始有點'浮腫'的搔癢紅斑感,  還是得用hydrocortisone valerate來消減'浮腫', 單單使用Aeeno 的話可以減輕想去抓的衝動, 但還是需要含有一點類固醇的藥膏. 總之, 類固醇在必要的時候還是要用一下, 可以降低過敏的反應, 但是, 仍然繼續使用Aveeno和椰子油. 這樣子也許無法完全杜絕eczema, 但能減少我想去抓臉的次數. 愈常抓癢, 愈容易留下疤痕. 既然是對天氣過敏, 我又無法控制氣候, 試著減少我想抓的衝動就是一種保護動作吧. 不知道為什麼, 或是年紀大了?! 去年開始, 先是手臂會起搔癢的小疹子, 突出的小疹子像雞皮疙瘩的樣子, 常變成會癢的疹子, 忍不住去抓. 接著, 臉上也一塊一塊地有搔癢感, 先是額頭接近髮際之處一小塊, 然後, 臉頰接近髪際處, 再來, 右臉頰, 一小處接著一小處, 有時一起癢, 有時候只有一個地方特別癢, 去看皮膚科後, 告知為 eczema, 即濕疹或稱異位性皮膚炎. 本來有鼻子過敏的人可能更容易發生異位性皮膚炎, 我就是常年有鼻過敏, 在台灣時發作比較頻繁, 自覺和氣候變化有關, 總是在下雨前開始有症狀, 發作時是一直流鼻水, 像是壞掉的水龍頭. 來到夏威夷後, 可能和穩定的乾燥氣候有關, 鼻過敏一年大概發作5次以內. 但是, 變成皮膚會發癢, 仔細回想發作時間, 似乎是在季節交替時令. 雖然夏威夷季節變化不大, 但皮膚就是那麼敏感~~~~ 為了減輕 eczema...

第2次, 第3次人工受孕的時機點( IUI #2, #3)

第一期IUI未成功後, 排定了2/11 照超音波和抽血, 邁向第二次IUI。雖然第一次不成功, 但心情沒有特別低落, 因為了解自己的身體, 當時有感覺沒有懷孕成功. 另一種想法是, 我情願耐心地等候適合的寶寶的到來, 也不希望再次經歷心碎的流產, 於是聽到IUI沒成功時, 心情上並沒有太煩燥。 一切是機緣 雖然我對第一次的IUI時間點有點疑問, 但失敗了, 我也不怪醫師, 因為,對我而言, 她真的是難得一見的好醫師. 再來, 本來成功就是一個機率問題, 更何況我是高齡婦女. 第一期IUI做完後, 除了兩次血檢報告顯示沒有懷孕, 自己其實在家已也驗過兩次, 都是乾乾淨淨的一條線. 經期第二天, 在護士電話通知前, 自己已迫不急待主動服用Letrozole. 個人覺得我對Letrozole反應不錯. 以前曾服用Clomid, 但完全沒有受孕, 而且我還懷疑 clomid 讓我的子宮內膜變薄. 進入第二期IUI: 2/11 CD7 超音波看起來有一顆主要濾泡, 還有幾顆小一點的濾泡 2/15 CD11 抽血 2/16 CD12 護士通知血檢結果還未顯示LH surge(黃體激素出現高峰期), 排了明天再驗血 2/17 CD13, LH surge@5 p.m. (尿驗排卵棒淡色) 抽血. 上午8點半出門前用排卵測棒未顯示笑臉. 抽血後到商場逛逛採購, 到家約下午5點, 再測, 出現笑臉! 不過比照控制線, 我的線條顏色偏淡. 逛街時, 護士也電話通知明天可以準備做IUI了! 覺得這次做IUI的時間和自己測排卵的結果有相符, 心情特別好! 2/18 CD14, 排卵日 ,  LH surge @9:30 a.m. (尿驗排卵棒深色) 第二期人工受孕的第一天. 雖然昨天排卵測出笑臉, 但好奇心趨使, 上午約9點半再測一次, 結果還在笑臉, 而且線條比昨天深很多, 幾乎和控制線的顏色一致. 猜想, LH正在高點, 應該很快要排卵了吧. 有別 第一次IUI的準備不足 , 這次很順利地在預定時間12:30 送出老公的精子, 在精子預洗及等待Dr. Dominguez到來前, 我很規律地喝水, 時間上抓得還不錯, 等到要做IUI時, 真的是膀胱水噹噹(充滿水的膀胱有利於醫師看超音波影像中的位置而注射精子). 第一次因...

初試人工受孕(IUI#1)

1/21,  初試人工受孕(IUI#1) 溝通不良...白白等了45分鐘, 也忍了45 分鐘不上廁所. 助理以為我已送精液去檢驗所(因為護士好像沒跟她說我們要在診所直接做), 我以為她要我等收集精液的套件. 我覺得, 老公以前做過這樣的程序,應該記得才是, 我呆呆地等了那麼久, 也沒有特別提點我一下...  再溝通後, 快12點才送精液去檢驗所. 接著去吃飯. 大約下午1點初完成人工受孕. 醫生說我的Estradiol 昨驗為86, 數值很好, 今天超音波最大的左側的卵泡已破, 卵子已經出去了, 選擇現在做的時機點最剛好! 我疑問地問醫生, 可是我今早在家用排卵試紙驗都沒有笑臉耶? 那, 已經排卵出去了, 今天會不會來不及讓精子遇到卵子啊? 醫生安慰我, 再次確認現在做是最佳時間點, 由血檢荷爾蒙來看, 很明顯地我在排卵期, 血檢值比試紙可靠, 或者, 我應該丟掉現在用的廠牌改用貴一點的牌子. 我說, 我用的算有點貴了, 是clearblue呀. 不過, 我回想一下, 雖然在家連驗兩天沒有笑臉, 但昨天稍微看得出測紙上是二條線, 而不是單單的一條線, 會可能是前天(經期第11天)有笑臉嗎? ...無解. 畢竟, 我覺得用clearblue一向蠻準的.  這次說不定用Letrozole提早排卵... 我真的很愛想... 聽著Dr. Dominguez 充滿信心地說現時是最有希望的人工受孕時間點, 我還是有點疑惑...1/20早上10:30 的血檢值LH 和 Estradiol的確是衝高點, 這代表即將排卵了. 但如果, 我1/20 中午時就排卵了, 依據卵子最多存活12-24小時, 萬一我的卵子只能活12 小時, 那1/21 下午一點許做人工受孕就沒效了? 就算能活24小時, 1/21下午一點也超過那黃金24小時呀.  1/21 下午一點的人工受孕就只能假設排卵是發生在1/20下午二點以後, 或者1/21凌晨以後, 這樣執行人工受孕才有用... 我又不得不想, 那萬一我的最高點其實是在1/19日(這天未抽血, 1/18抽血結果是在相對低點)呢?...好愛想各種情況. 不過, 根據Dr. D 看超音波的結果, 還有第二顆可能會在這兩天成熟的卵子, 所以, 不管怎麼樣, 今天做的人工受孕至少可以作用在這可能的第二顆卵子吧...

反覆性流產: #3, 41 歲 (Recurrent miscarriage: #3, age 41)

5/16 & 17: 排卵期做功課 5/26: 再愛一下 5/30: 月經來潮 6/2-7: 月經停得拖拖拉拉 (胸部持續漲痛感...可惜, 當初完全不覺得會中獎而未記下胸部何時開始漲痛) 6/8: 月經似乎乾淨了 6/9: 近中午發現有小量咖啡色分泌物, 像是月經快來前夕 意外的懷孕: 月經剛結束卻驗出懷孕了? 6/10: 因胸部持續漲痛感, 雖然覺得不太可能, 才剛來過月經, 難道懷孕了嗎?? 忍不住用家中僅剩的一支驗孕棒, 結果, 測出是有懷孕. 老公不相信, 明明我的月經才剛結束啊. 我再買別廠牌測, 一樣有孕. 我本來懷疑, 我可能是一個月排卵兩次, 不然, 如何解釋排卵測驗棒顯示5月中旬是排卵日, 5月中有做功課, 5月底月經來前也做功課, 然後, 兩天後來月經了, 卻隨之發現受孕了? 如果是 5月中旬排卵後的受孕, 那後面做陰超應該胚胎會比較大吧? 從荷爾蒙值來看, 也像是5月26日做功課後的結果.  不過, 之後看醫生, 醫生肯定地回答,不是排卵兩次, 那是月中排卵時做功課的結果, 之後的出血就是著床性出血...仔細回想, 真的不是一個月排卵兩次吧, 因為受孕後應該才會開始胸漲, 但我的胸漲似乎在月經前持續到月經後. 只是, 我從來沒這樣過, 而且血量幾乎是一般月經的量, 才會這樣困惑. 儘管一堆疑問, 心底忍不住開心, 3月份才流產過, 沒想到這麼快就可以再懷孕, 這是不是很神奇? 是不是老天爺給我的驚喜? 這一次, 應該就是真的吧?! 6/11: 打電話去診所, 約了6/15抽血驗荷爾蒙以確定是否真的懷孕 6/15: 荷爾蒙指數1800, 約了7/8回診看超波. 護士說的確是懷孕了, 因為之前流產2 次, 小心地告訴老公, 我想我們內心都很激動, 但表現上卻非常冷靜, 我說, 還很早...所以...也許...不知道最後會怎麼樣, 希望這次一切順利... 我心裡想著, 我知道我流產過2次了, 年紀是影響懷孕的重要因素, 但是, 我不會那麼倒楣吧, 不可能連續 3次都流產吧. 沒有聽到心跳, 但是, 荷爾蒙指數證實我正在懷孕: 7/8:  有看到sac, 未見胚胎, 沒有心跳. 醫生說 5/30來月經, 現在看可能太早. 我聽了有點失望, 心裡多麼希望這次懷孕是 5/16, 17做功課後...

最優雅的自由式: 魚式游法.全浸式游法. Youtube排名第一的游泳影片!

最優雅的自由式! Youtube排名第一的游泳影片! 至今, 已達580萬以上人次點閱. 同時,  推薦上youtube 以關鍵字" Total Immersion Self-Coaching Series " 看更多的total immersion的教學. 想當初, 我完全不會游泳又怕水, 付了2次一對一的課程, 在第二次學習中認識了教Total Immersion的教練. Total Immersion 的中文有人翻譯為全浸游泳法, 有人翻為魚式游泳法. Total Immersion的發起人在youtube上提供共6小集的概念教學影片, 共分為6小集. 我覺得可跳過part 1 & part 2, 從part 3開始看或從part 4開始看, part 1& part 2幾乎是在講話, 說明此游法的原理,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 沒時間或想直接到練習重點的人從part 3 或 part 4看起. 以下為part 4. 就在Total Immersion 課程結束時, 我終於"有一點換氣的樣子", 教練當時好意婉拒我繼續繳學費, 請我先多多自己練習一定會成功, 她強調沒有足够練習是學不好的, 也推薦我上網google "Total Immersion". 果然, 多次練習後, 我可以輕鬆地換氣游自由式了! 只是, 現在練習的池子太淺, 加上有點懶, 天氣太冷、風太大、嫌游完後洗長頭髮麻煩等藉口, 練習少少...因此, 目前仍不敢在開放海域游... 最近, 氣候開始轉暖, 我忍不住上youtube再次看這個影片來刺激自己. 每次看, 每次都覺得: 真的好美! 這是一個現在快50歲的日本人 -Shinji錄製的, 他的故事激勵了很多不會游、不太會游或已會游的人. Shinji 是被醫生警告後, 2002年為了健康要減重才重拾游泳. 雖然, 他小時候在學校學過游泳, 但舊式游法他根本沒辦法游得久, 無法游超過15分鐘就難達成燃燒脂肪. 當時, 他的蛙式比自由式好, 他就在網路上先找蛙式游泳的資訊, 看到有教學影片同時包括Total Immersion的蛙式和蝶式, 他覺得付一個DVD影片錢可學2種還不錯, 就買下自學. 試了Total Immersio...

習慣性流產: #2, 41歲 (Recurrent miscarriage:#2, age 41)

12/18,19,20,21, 22  [traveling] 1/17,18,19,20, [ ovulation: 1/26] 2/14: pregnancy test+ 3/5: woke up with a bad dream, saw lots of blood but in the dream someone said it was ok… went to toilet at~7:30a.m. a quarter size red blood, freaked out, felt tender breast disappearing but then the tenderness returned an hour later. No cramp, no abdominal discomfort. Some constipation. Called OB and re-scheduled to visit today at 2:45 p.m. vaginal ultrasound captured the tiny baby, OB said the baby has good heart beats. I cried with happy tears. 6wk 2 days, due day expected on10/24. Was advised not to do exercise, more sleep and rest, do not swimming. OB commented the placenta is at low lying position but asked me not to worry as it should move up naturally by each week in general. Lately, usually after #2, brownish tanned discharge or mucous like small brown balls land in the toilet 3/9: before bed time, felt left lower abdominal cramp, all night discomfort and worried....

OBGYN experience, great doctor but poor office staff/organization

Although I do think my OBGYN Dr. Huang is a very gentle, caring, and nice doctor, her staff are not impressive, even I might use terrible to describe. It seems this OBGYN office is lacking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skills. The followings were posted on Yelp, sadly, Yelp has an automatic system to filter out my reviews as currently not recommended (hided from the main review threads and my review grade is not counted to affect the overall rating) because of my apparently not making enough friends on Yelp. oh, well. [update: since I posted a few more posts on Yelp later, they show my post in the regular thread, :) ] 2014. 10. visit 我的婦産科診所真兩光, 建議我要測老公的精子活動力, 上次回診發給我單子, 說可以把sample送到單子上5家其中一家, 重點是"新鮮貨"要一小時內送到. 結果, 我們送去一家離家較近的, 他們卻說沒儀器分析, 我們也來不及再轉送到別家醫院了! 而且, 單子上說開到晚上, 其實, 只開到中午. 白做又白跑一趟! Sorry, a bad experience that must share, especially if you are seeking fertility/pregnancy consultation. I thought I would update my review with greater happiness at 2nd visit, unfortunatel...

游泳完就鼻塞. swimmer's nose

想學會游泳一直是我每年的目標. 小學時有上過一期游泳教學, 但那一次學習中, 和同伴練習的過程中差點溺水, 嚇得我又退步了. 之後, 偶而去泳池, 有朋友好心要教, 我卻老是不得要領, 或者說, 我還是一直怕水, 又或者, 會游的人不見得會教游泳. 2011, 2012年在台灣時, 為了把自由式游泳學會,前後共花了2次一對一的課程。 第2次的學習透過朋友的介紹, 教練非常好(我都是選女教練), 採用不同的方式教我, 不是傳統自由式, 是 魚式游法-total immersion ,可google 'total immersion'或'魚式游泳'. 附一個我最推崇的影片:  最悠美輕鬆的自由式游法: Total Immersion ~夢想某天我也能游得像他一樣, 哈哈哈!  不像第一位女教練大嗓門(好像是廣播我的缺點給全游泳池的人), 第二次的老師是輕柔客氣地鼓勵我,隨時增加我的信心. 所以,第2次最後一堂課,我總算有點成績, 水性大增, 可以有點換氣的'樣子'了.  本來想再追加課程, 教練居然很有信心地告訴我, 說其實我自己私下多練幾次應該就可以了, 不用花錢再上課. WOW! 教練真是很會鼓勵我啊.  不過, 後來想頻繁練習時是暑假. 我幾乎沒在暑假游過, 以往都是選擇秋,冬天去學游泳的(不想碰到一堆小朋友). 暑假練習時期,鼻子常鼻塞, 還嚴重到黃痰, 上呼吸道感染....去看醫生, 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晚上都鼻塞無法入睡, 隔天還要上班時尤其痛苦. 整個人累又昏, 而且通常持續至少3-4天,很慘. 就算看醫生, 吃了藥也要2天才不會有鼻音. 自己後來才發現,  鼻塞頭痛幾乎是在每次游泳完發生.  問醫生這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是第一次去游泳), 醫生說可能是對氯過敏, 因為夏天小朋友多, 游泳'玩水'的人多, 游泳池可能因此加多點氯. 也真的, 我只要沒去游泳池就沒事, 去完就鼻塞無法入睡,累昏到天亮. GOOGLE後,台灣並未太多文章或分享的經驗, 國外就有很多提及Swiimer's nose, 有很多人甚至是半專業級的泳者分享他們多年游泳後產生swimmer's nose. 原因也不是很明白, 但會分享如何快樂繼續游泳,例如: 買鼻夾(no...

肺癌末期. Rest in peace...

肺癌末期, 還剩下多少日子? 之前臨床研究做過肺癌,也看過走得快的病例,但還是忍不住google 這個問題。醫師未明白表示,卻暗示著日子不多。沒有醫師能說什麼時候會離開,話語之間隱藏著難以言語的歎息。 昨天 2/25 完成婆婆的下葬禮,願婆婆享福新生活。 因為這件事,老公和我也討論了有尊嚴的離開及DNR (Do Not Resuscitate/拒絶心肺復甦術)的時機和遺囑...這些並非容易的話題。老公想起也在昨天偕我到銀行,確認設定我為beneficiary(受益人)。 2/10. [ karma. 見證最後一口氣] 今天早上9:30 排定婆婆轉住安寧中心。本來,老公覺得要我不用跟今天,因為不確定安寧中心是否有free wifi 可供我上網工作。我跟老公說,婆婆轉移時一定會因為痛而清醒,希望至少我和老公都在場,減少她的恐懼。 不塞車時走高速公路15分鐘就能到的醫院,因交通高峰時間花了近40分鐘。 8:10 到病床時,看到為轉移病人時需使用的氧氣筒已準備在側。護佐正在量血壓。因為收縮壓降至新低74,護佐馬上通知執班護士。昨天的收縮壓約在82左右,醫師A已預告如果今天一早收縮壓低於80,就要取消轉床(不需做不必要的轉移了)。剛聽到這個數字,我和老公心裡已有準備。 原負責的醫師A今天請假,改由年紀較輕的醫師B來訪。上午8:30,老公和醫師B討論是否取消今天轉床時,我們有點不滿意醫師B的態度。也許B是無心,但實在沒必要在我們面前強調醫院的病床是要給還有治療希望的病人(也不是我們不願轉...)。 婆婆更明顯地需費更多力氣呼吸,一呼一吸之間,是沉重的氣。多半時間仍是閤著眼。互動一天比一天少。護士來訪,問會不會痛,婆婆勉強地搖頭但未睜眼。護士和我們都留意到婆婆的手掌異常地往外側翻。 護士離開後,我和老公討論,打了電話給還在韓國處理婆婆願望的公公。告知公公狀況後,我們請公公透過手機向婆婆說話。公公沒說很多話,短短地說跟婆婆說 "對不起, 我應該對妳好一點..."。聽到公公這句告白,我心疼婆婆。接著, 老公說他也想跟婆婆說對不起的話(正確說來, 婆婆算是他的後母, 年輕時的老公比較不能接受婆婆, 年紀漸長後互動才增加), 我跟老公說想說的話要儘快趁婆婆還有意識。老公和我分別和婆婆獨處說一些話。 接著,老公通知婆婆的教會牧師,教會牧師中午前趕來再為婆婆祈福。 輪...

Directional Dyslexia?

Today, I finally have this urge to do some searching on the internet and see what I may find about my situation. Thanks to people's sharing on My sense of direction is poor...  Since I got married and moved to Hawaii living with my husband, my husband has been 'amazed' how many times he had to drive me to a place (simply as the nearby Safeway of 5 mins of driving) before I could drive and find my own way there. I told him that I was not kidding and I do not know why I could not easily remember the way while others could. I have no answer for it but I know it's for real, not that I pretend or not pay attention to it. So, he got me a GPS. (Haha... I've heard people say that I will never really get lost in Oahu because it is just a circle route. If I get lost, I will eventually get back to where I start because Oahu is a small island. It may sound funny for a Oahu resident to use a GPS, XD. ) GPS helps me some but not all because I am somewhat bad at measuring the ...

下水前的'冷戰'

幾週前, 老公和我去Hickam Base的海灘玩水.  雖然是夏威夷又是夏天,  夏威夷海灘的水, 通常還是比東南亞的涼一點.  我這個人又超級怕冷, 所以一直猶豫要不要下水.  泳衣穿著, 站在海灘, 只讓海水能碰到我的膝蓋處.  雖然我覺得冷, 倒是很多小朋友和大人已在海水中玩得開心.  老公也已游下去了, 他揮揮手, 意示我快點下來吧, 別再'冷戰'了.  我站在岸邊, 海水距離我還是膝蓋高度,  我一會兒彎腰碰碰水溫, 一會兒碎碎念, 一會兒用腳踢踢水, 就這樣扭扭捏捏也過了好幾分鐘.......終於,  旁邊有路人看不下去啦....對著我叫: Just do it! girl, or you're gonna feel cold forever.  once you get in the water, you'll feel good......  哈...真有點尷尬呀. 應該是看不下去我這想要又不敢的樣子吧.  陌生人都喊話了........吸足一口氣, 我就蹲下海啦... 是沒錯啦. 每次全身浸在水裡後, 適應一下, 好像就回溫了. 忽然,覺得人生也是如此,  想要做什麼事, 不要一直躊躇, 有計畫了, 就衝出去做了吧.  一直負面想著會遇到什麼困難而站在原地,是達不了目標的.  有時,其實好像不是那困難的程度牽伴住我(終究困難就是要去克服它.,,..) 反而是那種不想碰到困難的想法牽制了行動力.  跨出去, 做下去,也許才體悟到原來也想太多, 其實比想像中的簡單.

習慣性流產: #1, 39歲 (Recurrent miscarriage: #1, age 39)

初告訴老公懷孕消息時, 老公說, life is full of surprises . 告訴老公流產時, 老公說, sometimes life surprises you. we just have to be strong. 2013/9/11 (高齡產婦流產日記) 人家說懷孕前3個月, 不能告訴別人懷孕的消息. 保密就很辛苦了. 我很想分享這份喜悅啊. 流產後, 讓自己有時間沉殿, 回想並記錄這人生中特別的旅程, 也是一個機會把這件事好好整理後放在心中的珍寶盒中. 懷孕前3個月,通常是相對較不穩定的時期. 我想, 這也許是為什麼要等過3個月後穩定了再分享的說法, 以避免可能的大失落. 接受祝賀是愉快的,隨著祝賀聲, 是充滿更大值的期待. 而在喜訊後不久宣佈壞消息而接受安慰也許會變成很大的打擊. 人生中, 有很多事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就算經歷過同一件事, 因各人的觀念及接收度不同, 也不一定產生同值的同理心去體會經歷過同樣事件的人的心情. 真心的'我只能想像這樣的痛/苦/難過...'應該算是誠意的安慰了. --- 8月23日, 一直還沒來月經(last period: 17July.2013) ,老公也一直說應該是晚來吧(應該是不敢去想是懷孕了吧). 我卻已感覺生理上有些不同. 我的胸部腫脹又痠疼感, 而且我的經期一向很準, 很少延誤超過2天.  另外, 我平常都很順暢的, 8月幾乎每天都有點便秘感, 是都有排, 但不若之前順暢; 容易疲倦(但我本來就很愛睡覺), 一直打哈欠, 老公都開玩笑問我'妳真的打了很多個哈欠, 下巴都快了'; 不知有沒有關聯, 但我8月很常失眠睡不著. 下午照例, 打掃了家裡.  然後, 決定去買驗孕棒, 大概是已過了4週(這時可能5週半-6週了), 才驗完, 不到3分鐘, 就現出'+' (我用clearblue廠牌). 第一是傳簡訊給在台灣的媽媽, 哥哥, 和妹妹. 再來, 老公剛好打回來, 我才和他報喜訊. 老公打回來時, 是他今天剛好要提早回來, 順便幫我買了冰淇淋....我想著, 我只能看著冰淇淋痴笑了, 應該要禁冰冷食物吧. 老公說, 明天就去看家醫吧. 之前看家醫時, 家醫師給了一位產科醫師(會中文的台...

開刀後的膝蓋. 美國的家庭醫師制

 (美國看病真是有其道不浪費醫療資源) 6月底某日, 我的膝蓋又出現問題. 當站直要彎膝坐下時和坐著準備站起時, 右膝前端明顯感覺要仰天大叫的劇痛, 不得不讓我回想起之前挨著痛幾個月復建的日子. 而且, 右膝因為腫脹看不來膝蓋骨輪廓. 但是, 正常行走卻不會感覺疼痛. 冰敷一天後, 仍不見改善, 隔日, 我和R 討論, 保險起見, 還是去看醫生. 因為怕是舊傷復發, 我想直接去看骨科.  打電話給家庭醫師 (家庭醫師 Dr. Tan 剛好是R的同學, Dr. Tan的老婆是診所護士),  護士很詳細地說在美國, 都要先看過家庭醫師再轉介專科醫師, 除非真的有急症. 她說這樣做一方面也是怕浪費專科醫療資源, 如果小傷在家庭診所看沒事了, 就不用動到專科了. 接著, 她又補充, 通常, 專科醫師會要求先收到家庭醫師的評估資料後, 病人才能再約掛號時間, 這是避免萬一收到一個沒有保險的病人而沒有辦法申請保險給付. 還說, 這樣專科才不會隨便收病人, 保險才不會被濫用. (不過, 後來, 求證於R, walk-in 專科也不是不可行....). 我跟護士提到我的膝蓋開過刀(前十字韌帶斷裂), 有裝置人工韌帶, 還有一顆螺絲在膝蓋裡, 很怕是不小心再傷到韌帶? 護士開始有感而發告誡我千萬要小心, 然後舉例她外婆的髖關節手術, 說本來手術順利, 但2週後她外婆發高燒住院, 失去意識時, 外公因醫療需要做了緊急決定, 外婆就截肢了. 外婆醒了之後, 對此不能接受並責怪外公. 從此, 外公外婆感情不睦如仇人. !!!  護士說, 我的確需要擔心. @.@.....這故事會不會太可怕了. 總之, 我是要看醫生啦. 因為後天是週日, 所以, 當天電話中預約明天下午看家庭醫師. 整日我還是冰敷膝蓋, 努力地想我做了什麼事. 後來, 想到我這一週唯一的新活動是輕量舉重. 我跟Ralph說完, 他即會意到我可能因為姿勢不正確或受力點的關係導致膝蓋承受過多的壓力. 我們希望就是這麼單純. 好消息是, 看醫生當日早上睡醒時, 膝蓋明顯消腫, 試著伸展, 比較不痛了耶! Dr. Tan ordered X-ray (其實, 更精確的是加MRI, 但不確定我膝蓋裡的螺絲會怎麼樣, 就只o...